close

北藝大學生諮商中心
陳文祺1.jpg
◎主講╱ 陳文祺(本校美術系第八屆校友,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)
◎採訪╱ 芃玉、品文、安琪拉
◎文字╱ 永潔、安琪拉
◎攝影╱ 安琪拉


跨越時空的北藝精神

藝術學院給了我什麼?他給了我在那個年代裡面唯一能夠擺脫束縛的空間。我念大一的時候剛解嚴第二年,台灣社會還存在著很多被壓抑的、被禁錮的,從思想到私下,你幾乎沒有辦法是開放的,你只能要乖、不能談政治、要尊師重道,所有都是道德文化觀點的壓抑。那學校給我們的就是…讓我們肆無忌憚的去做許多我們想要做的可能、嘗試和實驗,它給我們的就是這個空間,那時候的老師也盡可能的用最大的力量在保護這個自由園地。可是在今天這個幾乎是完全開放的年代,當時這個自由空間的珍貴性已經沒有辦法被體現了。

過去的時空和現在不一樣,也許哪天我看到哈佛倒了,牛津也倒了,原因可能就是它忘記了「時代」這件事情,在它以為過去年代的光榮還存在的過程中,很可能在一個新時代來臨時就被淘汰了。所以,學校曾經建立某一種在台灣、在這個時空下很優秀的一個形象,可是現在怎麼去維持它的優秀、甚至更優秀,是我們校友心裡最大的一個隱憂,因為我們也看到了許多新問題的存在:這些問題不是一個學校從年幼、年輕、到老、到死亡,而是它怎麼不死?這個「不死」又是什麼?我們永遠都會是最好的嗎?其實在我們校友的角度來看,我們的隱憂是最大的,因為我們想要永遠保持「我們是北藝大畢業的優秀校友、我們是從最好的學校畢業的畢業生」。而唯有當這個學校能夠進行改變、觀念的再革新的時候,它才會不死。

我們的定位本來就是藝術大學,就是要建立一個很純粹、純藝術的大學,這是非常讚的,而我也永遠不會去質疑它。但是重點是,時空轉變到今天,還是學校創辦二十七年前的樣子嗎?不是,這個時空正在告訴你…什麼是藝術?什麼是市場?

陳文祺2.jpg

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公共藝術研討會,有一個觀眾問說:「為什麼高雄沿線的藝術家都是男性?」我說:「你不用擔心!再二十年後都是女性。」為什麼?因為這是世代的差異,時代變遷,舉例來說,從以前到現在,美術系學生早期以男生為多,現在女學生愈來愈多,再二十年後可能都是女性創作者,這個現象非常好玩,也會是一個很巨大的改變,而我們的學校準備好了嗎?我們身為教育者,準備好要面對這些改變了嗎?舞會裡的焦點女王


全國各地進來北藝大的學生都是一樣的,我的意思是說…就12年國教的藝術成效來講,基本上學生對藝術的認知幾乎都是零的狀態,所以進來的學生質都一樣,重點是教導者他怎麼面對這件事情?在整個訓練和學習過程當中,最後的職業生涯是什麽?我們有沒有給學生職業生涯規劃?我們有沒有給他方法?還是我們只告訴他魚多好吃,怎麼辨別魚,結果連釣竿都不給,你叫他怎麼釣魚?就算給他釣竿,也不教他釣魚,或者跟他說,你看到魚就打下去,可是沒有人這麼幸運的!也許偶爾有一兩個人可以亂打就打到魚,那其他的人呢?只能在旁邊餓死嗎?所以你問我學生要怎麼改變?我第一個想到的是,每一個學生從大一進來,就應該要有很長的階段作生涯的調整期:到底未來這四年你要不要浪費?還是未來四十年你要繼續浪費?

現在的教學很像在教學生織布,織出各種款式的布,可是你現在的目的是要去參加一個舞會,難道就裸著身體披著一堆布去說:「欸,我要參加舞會」?好歹你也叫他把布剪個洞把頭套進去,或者教他怎麼做沙龍,或者更好的,你可以教他怎麼剪裁,他可以做出他想要的服裝、形式,不用跟別人一樣;或者至少教他怎麼買衣服吧!你會做很棒的織品,但是如果連買衣服都不會,連形式都搞不清楚,是很奇怪的。我的想法是這樣,要在教學中加入「設計」,這不是為了「設計」,而是為了把我們已經原有很棒的、很純的這個部份進行改造、混種。

學校的教育規劃如果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標竿,而只是說:好,你進來,你學,你跟著老師弄,就是做、就是畫、就是跳、就是表演,然後最後你就會有成就。那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很不負責任的,你訓練了專業,但是你沒有訓練他職業的認知。我們不是職業學校,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要培養學生關於職業認知這件事情。你在求學階段的時候,你的老師並沒有告訴你,因為你的老師每個月都可以領到他的薪水,退休的時候可以領到他的退休金,他的職業生涯就是把書教好,活得久一點,但是學生呢?他二十三歲畢業的時候,他要面臨還有五十年,沒有薪水、沒有退休金的生活,那你要怎麼辦?我們是不是應該感同身受?

陳文祺3.jpg

我現在看到很多北藝大學生會自以為是藝術家,但我真正感受到的是:北藝大學生是極度的金字塔狀態,優秀的只有絕對少數,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有很大的隱憂。我們一直在做純藝術這個事情,現在學校假設一班是60人,你如果把這一塊全部壓成純藝術,就會造成我們現在講的,可能2~3人出頭,那剩下50幾個孩子要去哪裡?

從跨域「天打那」到挑戰生命極限

我覺得北藝大現在最需要的是實務和設計,藝術大學走純藝術沒錯,設計只不過是將純藝術進行包裝。我覺得設計者是很piggy、很龜毛、很機車的性格,藝術家很多部份是相反的,可能是追求某一種自由感,某一種程度的浪漫、不受約束和放蕩,但沒有quality(品質)。我的認知是,我們藝術如果有設計,而設計部分有藝術的一種敏感度進來,它就會進行一個非常好的一個狀態:這個狀態就是,藝術會找到出路,行銷自己,成為一種產業,就是你現在常講的文化創意產業,它就是一種文創的精神和實質內容。

我們第八屆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在做創作?我們第八屆有非常多人參與當時的「天打那」,聯合現在的舞蹈、戲劇、音樂、美術四個學院,開始做跨領域表演,這個東西都有文獻資料,你在網路上也查得到,你可以到網路上查「天打那」。天下的天,打雷的打,那是那邊的那,「那」好像是泰雅族語「大樹」的意思。我們當時網羅了四系的同學來玩,在皇冠、在兩廳院的戲劇廳都發表過,當時玩這個東西的這群人,現在在藝術界都聽得到他們的名字,不管在戲劇、舞蹈、音樂、美術領域。第二個就是我們有登山,登山社就是我、姚瑞中、劉時棟,我們三個人創的,登山讓我們對生命有某一種體驗。走一趟大家都覺得……原來生命如此的渺小。以前我們都登大山,三千公尺的山,縱走七天,走的時候就是一直罵,一直說「吼~為什麼要來!」?結果下山的時候又問什麼時候要再去?登山的經驗讓我們感受到什麼叫做極限。


陳文祺4.jpg

離開原生地,處處是學校

創作這東西我講白一點,它隨時都在變,它不是說我天生裡面就分好,二十歲做什麼、三十歲做什麼、四十歲做什麼,沒有這回事,它一直在改變。那這改變的過程是什麼?就是你人生的體驗。當學生最棒的一件事情就是,你有一個很好很單純的空間在保護你,但除了在學校學習,我覺得心志磨練很重要,試著把自己丟到一個荒野,然後想辦法回到家。自己一個人去旅行,旅行過程中一定會體驗到很多的事情;如果有可能的話,寒暑假我們鼓勵學生離開台灣,用最少的錢到別的國家走一走,那會相對的影響他的觀感,刺激他的想法。就算住在海邊一個暑假,去捕魚,去山上採水蜜桃,也沒有關係,你就是要離開你的原生地,到另外一個地方,進行你這輩子原本永遠不會做的事情,我覺得這才是一個藝術創作者在求學過程當中要面對的,需要儲存的能量──離開你熟悉的地方,去陌生的地方生活。

我為什麼要去紐約唸書?大家都說到紐約不用念好學校,因為「紐約」本身就是一所好學校。紐約隨便走,撞到的都是導演、演員,到處撞到的可能都是藝術家,所接觸到的人就是各型各色的「老師」,所以學校只是給我一個很安穩的殼,它給你器材和安穩的創作空間,而真正的學習全都是在外面。就像我的大學時代,我所有的學習都是在於跟同學之間的互動,我們有讀書會、有評圖會,這些東西在課堂上是不會有的,課堂就是交作業,老師看一看,說「喔~很好,或不好」,然後下課;但我們私底下的活動很多,去外面參加比賽或者一些活動。


陳文祺5.jpg
「主動」創造成功

有些人很棒,可是他不主動,他就會被埋沒,有些人他可能沒有那麼棒,可是他主動他就出頭了,為什麼?因為這個東西就是,誰花的social功夫多,他被注目的狀態就多,因為這個時代要找伯樂太難了,伯樂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發現這些良駒,大部分機會都是自我推銷來的。從業界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,一個藝術學院畢業的學生,如果你很棒,但是你不會推銷你自己,我只能告訴你,很抱歉,你只有50分,你只有一半的機會會被發現;但如果你的本質只有60分,可是你很會推銷你自己,你可能就會站到80分或90分的位置。

所以在努力創作的這群人,如果他不曉得自己怎麼去進行簡單的、有系統的推薦自己,我覺得這是學校必須要幫忙的;比如說我在設計學院教設計的時候,教學過程當中有很長的時間是conversation,你(學生)就是要給我講到我滿意為止,作品再爛你也要給我講好,作品再好你也要想辦法講出來,要想辦法讓自己promote你自己。我們以前訓練的學生從不會講話到會講話,從不會做到最後轉學還可以考得很好,考到不一樣,考到體育系、考到外文系的一堆,就是這樣。有的學生或許不適合設計,但他在裡面學到很多東西,雖然可能跟藝術或設計無關,但是從這裡面取得養分的。我覺得藝術如果加上設計訓練這一塊,以後
他可能走出台灣,到任何國家,或者去旅行,他很快就能拿出他的portfolio說,你好,這是我的作品介紹…。

幾年前我去法國安錫動畫影展,我看到什麼你知道嗎?我看到一群年輕人,十幾來歲、二十出頭歲,看到你就微笑說:你好,我是誰!他用英文說、用法文說,或者他知道你不會講法文,他就用跟你一樣程度的英文,想盡辦法要讓你看他的作品,只因為你身上有掛一個牌子。明明你也不是評審,他就覺得要跟你交流,要你認識他;你這輩子也許記不起他的名字,忘了他做了什麼,可是你知道那個態度是什麼──他們這些人都會成功的。

總而言之,帶著『北藝大不死』的精神,校方也好、學生也好,試著離開安逸,挑戰極限,做一件這輩子可能永遠不會做的事,promote出自己百分百的優點,在廿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、第三個十年…,讓我們持續地驚豔這個世代。


陳文祺6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mita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